一体推进破解数据共享难题
时间:2024-04-03
来源:数字检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吴迪
审核:刘春梅
为积极拓宽公共数据来源渠道,最大限度获取外部数据支持,着力做实数据汇聚、夯实数字检察工作根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检察院主动对接市大数据中心,积极接入政务外网端口,推动两级院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申请建立独立账号,切实解决“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等数据共享难题。
上下一体,统筹推进
牡丹江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由市大数据中心研发,于2023年底上线试运行,收录了全市10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7000余类数据项目。为尽快打通数据获取通道,落实分级对应、分别获取数据的要求,该市检察机关将数字检察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两级院成立专项工作组,主动对接当地大数据中心,一周内完成政务外网连接、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账号。数据通道打通后,该院迅速破解审批流程繁琐、接收数据程序复杂等操作难题,一方面,按照监督模型办案需求,通过端口、数据包、文件等方式申请获取数据;另一方面,自行建立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接该市大数据中心接收相关数据。
牡丹江市检察院干警交流研讨如何使用政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成数据申请与接收工作。
加速创新,破解难题
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化、多数据表格碰撞分析等操作问题和涉及特定数据提取、格式转换等数据清洗难题,该院创新研发了集数据结构化、数据清洗、数据操作、数据智能分析于一体的专业处理工具。该工具既可以解决建模共性问题,还可根据数据处理需求进行定制化修改。截至目前,牡丹江市两级院利用该工具处理100余项、20余万条数据,极大解决了传统人工处理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清洗海量数据的现实困难。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数据获取流程、审批手续和管理标准,该院制定了《牡丹江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据申请、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和《牡丹江市检察机关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操作指引》,经“上机实战+点对点指导”多次培训,两级院均能够标准、规范地完成数据申请与接收工作,很大程度解决了应用监督模型办案过程中获取数据的难点痛点问题。
牡丹江市检察院检察人员利用自研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操作。
获取数据,赋能监督
为服务保障建好建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林口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辖区非法排放大气污染物损害公益突出问题,研发构建“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税类案监督模型”,精准发现“应缴未缴”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税违法线索,依法监督相关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挽回国有财产损失。模型研发构建后,面对需要在短时间内调取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税务等多家单位多项数据信息的现实困难,该院利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账号,申请获取了涉及不动产登记、供水供电供暖、除尘设备安装、环境保护税缴纳等15万条数据信息。在将数据清洗、结构化、对比碰撞后,发现“应缴未缴”环境保护税公益损害线索70条。随后,该院向县生态环境、税务部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全面排查“应缴未缴”环境保护税违法行为,督促依法关闭污染供暖设施8处、追缴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税45万余元,并建立环境保护税征收保障长效工作机制。
据悉,运用“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税类案监督模型”督促追缴环境保护税只是牡丹江市检察机关利用大数据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积极践行“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工作理念,碰撞分析国财领域办案数据信息20万条,发现违法线索112条,办理国财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5件,推动相关部门建立相关协作机制文件7份,挽回国有财产损失197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