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 首页/ 专项活动/ 教育整顿/

【榜样的力量•学习标兵】李立平

——不负韶华,青春奋斗正当时

时间:2021-06-11

来源:东安检察院

编辑:吴迪

审核:刘春梅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对于一名民事检察干警,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民行科干警——李立平,去看看她的青春图景。
        脚踏实地,用汗水积累经验
        2013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她,第一份工作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开启了她的青年奋斗人生。经过一年的锻炼,她对新农村建设有了自己的了解,对质朴醇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心生向往。  
        2014年,她考入宁安市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民庭的干警,乡村的工作和生活让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份更深入的认识,更加能够感同身受那些来自乡镇农村的当事人的感受。调解工作是她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法院工作的近五年时间,她参与办理案件800余件,其中调解案件就占到其中的2/3,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2019年,调入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检察院的她,成为了一名民事检察人。工作岗位的转换、身份的变化,她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从过去的审判人员角色转化成为法律监督者的角色。为了能够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承担起沉甸甸的法律监督的责任,她不断的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为了能将每一件案件办好、办扎实,她抱着“常学常新”的心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慎重对待每起案件,从不因案小而掉以轻心,也不因案件疑难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不断努力,她渐渐成为了民事检察的业务骨干,共办理或协助办理了60余件各类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2019年下半年被抽调省检察院参与办理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50余件。对于她经手过的每个案件,都尽可能地穷尽搜索相关的法律法规、类似案例,付出千百倍的谨慎,确保所办案件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历史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在民事检察工作中,对民事生效裁判的监督通常比较疑难复杂,想要改变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在她办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检察监督案中,因双方当事人之间系朋友关系,案涉钱款的形成时间比较久远,还款本息的问题双方当事人说辞不一,还涉及到是否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的问题,案件经过了一审和再审审查,案情疑难复杂,为了办理好这起案件,她详细的查阅了法院卷宗、对当事人所说的情况进行走访核实调查、与部门的同事进行多次研究探讨,向市检察院提请抗诉并得到了市院的支持,最终改变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起到了法律监督的应有作用。
        手不释卷,以勤奋笃定前行
         “选择了法律专业,就必须永无止境地加强学习……”,对于这句话,李立平同志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一直在践行。在工作之余,她养成了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王泽鉴的《民法思维》,她反反复复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汇编是她常伴左右的有力助手。2020年上半年,牡丹江一直处于疫情防控阶段,为了不浪费时间,她在防疫站岗执勤的时候,忙里偷闲、手不释卷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因为疫情的原因,街上和小区都很安静,很长时间才有一辆车或者一两个行人经过,她站在执勤岗位上,拿着一本法律书看,如果有小区居民出入,就放下手中的书,对小区居民进行扫码测温登记。
        《民法典》颁布后,她自费购买了《民法典逐条精讲》等课程进行学习。尽管她2015年就已经拿到法律职业资格A证,但她坚持“常学常新”,认真研究历年法考真题,从中学习法律知识,获得法律灵感,指导工作实践。在今年牡丹江市检察院组织的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她主动请缨参赛,在繁重的办案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备考迎战,沉浸在众多的民事法律条文及复杂疑难案件的学习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里组织的业务竞赛里,李立平同志不负众望,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市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牡丹江市院参加全省民事检察业务竞赛进入决赛。这些成绩的取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够取得的,而必须是长期在办案中磨练、点滴中积累才有的结果。
 

东安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00
黑ICP备05000574号-2 东安区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