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办案能手】安翀
——勇于担当,忠诚铸就检魂
时间:2021-06-11
来源:东安检察院
编辑:吴迪
审核:刘春梅
【字体:大 中 小】
“我愿把我的生命,交给公平、正义和良知,交给我头顶上的那片朗朗蓝天”

他很平凡,犹如漫天繁星,默默闪烁。他个子不高,看似柔弱,却韧劲十足。在工作岗位中,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踏实实,他从不计较得失,只有任劳任怨。关键时刻他敢于担当,始终投身检察一线,他用忠诚树立起新时代检察干警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他用信念谱写了一曲忠诚与正义之歌。
他就是安翀,一名33岁的检察干警,现任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助理。从检9年来,具有多年侦查监督工作经验的他,在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论文评选中屡次获奖,撰写的简报多次被检察日报正义网、省市(分)院转发。在2019年检察日报正义网全国征稿活动中,经过激励角逐,他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新媒体的平台中展示了龙江检察干警的风采。他不仅笔杆子过硬,还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在公益诉讼领域,他积极研究谋划,寻求创新,并成功办理了全省首例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上级院的充分肯定。在2019年开展的“扫黑除恶,百日攻坚战”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干警”荣誉称号。如今在未检部门工作的他,始终坚信“事在人为”的道理,立志做出一番成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刻苦钻研,虚心请教,全心全意满怀热情投入到未检工作中。
爱岗敬业 勇于担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此时东安区检察院获悉一起疫情防控期间假借销售防疫用品名义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由于此案系未成年人犯罪,并发生在疫情期间,社会影响十分恶劣,院领导高度重视。连续两天晚上夜班,刚刚结束在高速收费站参与疫情防控执勤的安翀接到领导电话后,果断放弃了休息时间,待执勤结束,他擦了擦口罩外面的水滴和凝霜的眼镜,进行一番酒精消毒后,立即驱车前往公安机关,协助部门负责人提前介入此案。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并当庭宣判,该案件从移送审查起诉至提起公诉用时仅两个小时,安翀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法律文书的制作,这也是牡丹江市检察机关历年来办案用时最短、提起公诉最快的刑事案件。一连忙碌了几天的安翀,在他的神情中完全看不出丝毫疲倦,此时明媚的阳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他笑了笑,像个大男孩,看了看手中的任务表,随即转身迈着有力的步伐,又走向了下一个疫情防控执勤点,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如今,在未检工作的安翀常说,他的工作是“治病救人”,不能放弃拯救失足少年的机会,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把未检工作真正做好,帮助更多的涉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在一次附条件不起诉案件宣布后,留下泪水的家长激动地握着安翀的手说:“谢谢检察机关给我家孩子这一次机会,让他能重返校园,我们以后肯定好好做人,不触犯法律。”此时安翀的内心觉得无比温暖,脸上漏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他又挽救了一个少年。
在一次审讯任务时,由于被害人有伤在身,且对案件有抵触情绪,安翀在得知后第一时间与同事前往被害人家中,对被害人的伤情进行慰问,并询问治疗、恢复及家庭经济等情况,并记录下被害人的意见和诉求,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干警带案下访的举措十分欢迎,同时表示,会耐心等待司法机关的公正办理。
对于办案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安翀也喜欢“追查到底”,常常查阅资料进行调研,为了有效降低“案-件比”过高的问题,他撰写了文章《多措并举降低案-件比,努力提高未检办案质效》,对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全覆盖、提高未检办案诉讼效率、降低审查起诉案件“案-件比”等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校园普法 传递正能量
未检工作离不开校园普法,为进一步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工作,部里安排安翀到牡丹江市景福小学为全校学生进行一场法律宣讲,没有授课经验的他,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连夜制作PPT课件,对着镜子数百遍练习授课内容,反复斟酌说话语气,最终为学生们带去了一堂丰富有趣的法律讲座。他叮嘱同学们:“传播法治的声音更是我们未检检察官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让法治的种子扎根在同学们心中,法治的声音才会有正义的回响。希望同学们守家规、遵校纪,做一个有志向、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次宣讲得到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安叔叔”。看似简单的一堂授课,他却一丝不苟认真对待,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这就是安翀的品格。
疫情防控 “夫妻档”上阵
安翀与妻子同是东安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他们是同事眼中的模范夫妻,也是刚刚步入新婚生活的“小两口”。对于80后经历过“非典”的二人来说,深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危险和重要性,身为党员的夫妻俩在院里的号召下,没有丝毫犹豫,加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坚守在防控前线,作为“夫妻档”,被分在同一个卡点。他们防控的小区老旧,人员复杂,外来人员较多,因此,通往小区的其他通道被封闭,只留下一个通道设了卡。“夫妻档”是个认真的组合,只要进入小区,都要拦下登记,哪怕领导的车也不放过。期间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未经登记强行闯入小区,安翀秉承着“不漏过一人”的原则,迅速追了过去,希望对方配合工作进行实名登记。开始时该男子语气豪横,无视安翀的登记要求,对社区防控表示不理解,安翀丝毫没有生气和怨言,始终耐心地为对方讲解疫情防控的和小区封闭管理的重要性,最终,闯卡男子被他的真诚打动,明白了自身行为的危险性及社区党员24小时轮班执勤的辛苦和初衷,对闯卡的行为懊悔不已:“第一次有人这么详细跟我说这些,你们真的太辛苦了,谢谢你们。”随后按要求进行了登记,安翀冻得通红的手接过登记表,向自己的革命伴侣投去鼓励的眼神。
零下十几度的街道看上去寂静又安详,安翀知道,疫情不息,战斗不止。面对不戴口罩还想出去透风的居民,安翀都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上前耐心劝阻,告诉他们目前的防控形势,推荐他们多看新闻多了解,不戴口罩严禁踏出防控线一步。一位大哥从过年就居家未外出,暂时买不到口罩,但急需去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安翀立即拿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口罩,让其带上,并告知不戴口罩的潜在危险,购物归来的大哥不停地对安翀说着感谢:“药店都买不到口罩了,感谢你,真的非常感谢你送我口罩。”安翀只是笑着摆摆手:“赶紧回家吧,外头冷,别忘了两天只能出来一次。”安翀始终把执勤看做是党员走进群众、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方式,而不只是简单的站岗任务,想群众之所想,真正让小区居民感受到党员的责任心,才会让群众从内心底信服和接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疫情仍没有退却,安翀仍将恪尽职守,依检察职责之力,体现检察人的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审讯室内,他用睿智的谈吐,敏锐的思维与嫌疑人斗智斗勇;公诉席上,他飒爽英姿,唇枪舌剑指控犯罪;法律宣讲时,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得师生们的喜爱;化解群众矛盾时,他以案释法,有理有据;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他敢于担当,更是守护百姓的一把利剑。安翀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在平凡中创造着精彩,书写着自己的检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