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庭审 检学研共建
——东安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将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搬”进校园法庭
时间:2023-10-16
来源:东安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徐冉
编辑:吴迪
审核:刘春梅
【字体:大 中 小】
为强化检校合作,丰富检学研共建形式,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外延,提升公诉人庭审应变能力。10月13日,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东安区人民法院走进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校园法庭,公开审理了由东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赵某、王某(化名)等4人侵犯著作权案,法学院部分老师和学生全程旁听了庭审过程。
在法庭调查环节,检察官宣读了起诉书,向法庭充分出示了被告人涉嫌犯罪的证据。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赵某等4人,在未获得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开发、运营知名网络游戏,并通过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玩家充值进而获利,其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7条之规定,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刑事责任。4名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无异议,当庭自愿认罪认罚。
在法庭教育阶段检察官通过摆事实、讲法律、讲道理对赵某等人进行了法治教育,同时也向旁听人员进行了普法宣传,以身临其境的释法说理将对于我们看似遥远的知识产权内容阐释清楚,倡议大家从身边点滴做起,主动保护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知识产权。赵某等4人表示今后会以此为戒,决不再触犯法律。
庭审现场,无论是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身份,还是控辩双方举证质证、被告人作最后陈述,程序规范庄严。庭上各个环节进行得紧张有序,庭下师生们目不转睛。
庭审结束后,检察官与旁听师生就举证规则、司法程序以及本案的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解答。为更好地达到庭审实践教学的效果,检察官还讲解了相关法律解释条文,让同学们对案件的法律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检察官指控犯罪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有了更深的体会,庭审前老师组织我们对案件进行了预判,庭审中有了更多的启发”、“这次把庭审开进了校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和严肃,使我对知识产权学习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场的学生说道。
庭审进校园是将真实庭审开进校园,以“沉浸式”实践课堂实现“输出”与“输入”间的双向良性互动,促进东安区人民检察院检与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检校合作工作从初定框架到逐步落地落实,深入推进。下一步,东安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检学研共建内容,在法学理论、典型案例、实践教学等方面着力互促互进,实现理论与实务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