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润东安·首善领航”党建品牌展播⑤丨第五检察部:城山和融·益路同行
时间:2025-04-02
来源:东安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第五检察部
编辑:吴迪
审核:刘春梅
品牌内涵
城山和融·益路同行:“牡丹江畔牡丹峰、牡丹峰下牡丹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根据东安区城山相依的地理特点,立足本土,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心聚魂的主线,在“党建”引领下,持续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服务大局、检察履职、基层治理方面突出对“城”与“山”的同步融合保护,守护城山相融中的秀美画卷。同时构建公益保护大格局,汇聚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共同走好公益诉讼检察保护之路,彰显“一江居中、两岸同兴”的气势与活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宜居宜游宜学的东安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品牌成效
第五检察部在“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的理念指引下,紧扣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围绕“山、水、城共生共融”实施立体化司法保护,在党建引领下,构建“高质效办案+服务区域发展”的双驱模式,以检察智慧护航东安“一江居中、两岸同兴”的魅力城市建设,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
在融入上下功夫,凝聚服务大局合力。以党建引领探寻检察工作与服务大局的契合点,强化党支部建设与服务“首善东安”齐头并进,2024年以来,持续扩大公益保护“朋友圈”,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实现线索转化案件26件,新增高校教师志愿者2名,依托检校合作基地拓宽线索渠道并获取专业支持。与行政机关构建“党建共建+联动协作”机制,形成专业互助、疑难互通、机制互融模式,推动3家农民合作社完成质量安全追溯注册、1家续期绿色标识认证,筑牢食品安全长效防线。聚焦妇女权益保护,建立“公益诉讼+专项治理”机制,同时推动工会、妇联的深度参与,在女职工权益保护领域推动行政机关促成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13份,建立防骚扰制度并开通专线举报通道;联合妇联构建家暴案件全流程处置机制,实现告诫书全覆盖,强化源头防控;针对月子中心开展专项整治,消除经营安全隐患。通过构建“线索发现-协同治理-跟踪回访”闭环,实现妇女权益多维度保障,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落实上见真章,强化检察为民情怀。依托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建立“总支点题、支部破题、党员解题”的靶向监督模式,针对民生领域新问题,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真正让监督工作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精准监督守护“一老一小”民生底线。聚焦养老机构安全与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通过全覆盖走访6家卫生诊所、9家养老机构,发现无障碍环境、消防设施等13项安全隐患,制发检察建议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到位;针对5家视力养护机构的宣传问题,通过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专项整治,实现违规广告全面下架、服务标准全流程公示,有效净化近视防控市场环境。多维发力筑牢食药安全防线。紧盯民生消费痛点,开展添加剂使用问题、临期食品违规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等专项整治,调查核实违法经营线索21件,推动商超建立临期食品分级预警机制。立足区域生态特色,建立松茸等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监督清单,通过“许可审批+普法宣讲”双轨并行,督促监管部门为13家松茸经营商户核发销售许可,实现珍稀物种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系统治理提升民生法治温度。以个人信息保护、“空壳公司”治理、宠物诊疗乱象整治等案件为切入点,形成“检察建议针对性提出+整改成效动态追踪”工作机制,推动相关领域出台规范性文件5项,建立衔接机制2个。通过“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递进式监督模式,让公益诉讼既解决群众“眼前事”,更织密民生“保障网”,以法治力量绘就司法为民暖心画卷。
在共进上奏和声,焕新队伍履职活力。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路径,将学习党章党纪、重温入党誓词作为铸魂工程,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公益宣讲团,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开展“党的生日话检察”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树牢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依托党建品牌建设,以调查核实思维与证据体系构建为核心能力培养方向,将党建引领激发的进取意识转化为办案动能,建立“清单化”管理模式,强化精耕细作,筑牢高质效办案“基石”。紧紧围绕区委和上级院中心任务,选派党员干部及时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挖案件线索,办理国有财产保护案件6件,涉及税费均已追回。深入践行普法责任制,党员干警深入校园、乡村、企业开展精准普法,拍摄《检察官讲办案故事》、在各级平台刊发经验材料5篇、2名党员分获市、区级荣誉,实现了追求理想信念与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同频共振,构建起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下一步,第五检察部将持续提升队伍素能,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围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围绕公益诉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突出履职特色,深化监督实效,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建品牌建设,以实干担当和实绩实效为东安区高质量发展倾力奉献。